免疫规划40年,我省3500万儿童获益!明天起,“打疫苗”能网上预约啦!
4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今年的宣传主题确定为“预防接种,守护生命”,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引导全社会关注和参与预防接种工作。
全省近3500万儿童受到保护;每年减少死亡约25万人;多种传染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4月24日,康大夫从省卫生计生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通过持续实施40年的免疫规划工作,我省儿童健康快乐成长获得有力保障,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得到显著提高。
多种传染病发病率历史最低
1978年,我国政府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工作,将4种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儿童实施免费接种,开启了我国免疫规划工作新纪元。2007年,中国政府决定将“4苗防6病”扩大到“14苗防15病”,成为全世界财政投入最大、纳入疫苗最多、预防病种最全、受益儿童最广的国家之一。
实施免疫规划4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免疫规划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全省近3500万儿童受到了疫苗保护,避免感染上相关传染病,实现了健康快乐成长。每年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超过90%,减少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约2500万人,减少死亡约25万人。全省连续26年无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引起的病例,连续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连续24年无白喉病例报告;全省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5%,5岁以下儿童<1%,实现“十二五”控制目标;当前,麻疹、风疹、腮腺炎、百日咳、破伤风、甲肝、流脑、乙脑等国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为历史最低水平。
通过持续实施40年的免疫规划工作,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为提高全省人均期望寿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会逐步扩大免费疫苗范围
预防接种是儿童应有的权利,为儿童健康提供良好的保障也是家长、社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在疫苗选择上,根据国务院2017年修订颁布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国家将疫苗分为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基础上增加的疫苗,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安徽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表
▼▼▼
接种月(年)龄 | 接种疫苗名称 | 接种剂次 |
出生时 | 卡介苗 | 第1剂 |
出生时 | 乙肝疫苗 | 第1剂 |
1月龄 | 乙肝疫苗 | 第2剂 |
2月龄 |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 | 第1剂 |
3月龄 |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第2剂 |
3月龄 | 百白破疫苗 | 第1剂 |
4月龄 |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第3剂 |
4月龄 | 百白破疫苗 | 第2剂 |
5月龄 | 百白破疫苗 | 第3剂 |
6月龄 | 乙肝疫苗 | 第3剂 |
6月龄 | A、C群流脑结合疫苗 | 第1剂 |
7月龄 | A、C群流脑结合疫苗 | 第2剂 |
8月龄 | 麻风疫苗(麻疹疫苗) | 第1剂 |
8月龄 | 乙脑减毒活疫苗 | 第1剂 |
18月龄 | 甲肝减毒活疫苗 | 第1剂 |
18-23月龄 | 百白破疫苗 | 第4剂 |
18-23月龄 | 麻腮风疫苗 | 第1剂 |
2岁 | 乙脑减毒活疫苗 | 第2剂 |
3岁 | A+C群流脑多糖疫苗 | 第1剂 |
4岁 |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 第4剂 |
6岁 | A+C群流脑多糖疫苗 | 第2剂 |
6岁 | 白破疫苗 | 第1剂 |
注:上述各种疫苗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如果没有按时接种相关疫苗,请及时到接种单位咨询并补种
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疫苗。很多家长认为,自费和免费的界定,意味着重要性不同,其实不然,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和免疫规划做出的分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会逐渐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自费疫苗对于疾病预防来说,是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建议家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儿童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自费疫苗接种。
我省所有预防接种点启动网上预约
带宝宝打疫苗的奶妈奶爸都有这样的苦恼:好不容易挤点时间带宝宝来到接种门诊,却发现永远在排队。今后,这种现象将得到有效改善,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预防接种网上预约服务,目前已完成试点工作。4月25日,我省近2000家预防接种点将全面启动网上预约。
为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省卫生计生委主导建设了全省统一的集约式医疗便民服务平台,平台以预约挂号为切入点,集成智能导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健康档案等多种应用于一体,并设有预防接种单位的网上预约功能。
随着二孩政策放开,给预防接种工作带来压力,针对全省各预防接种点人满为患的现状,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预防接种网上预约服务,目前已完成试点工作。4月25日,我省近2000家预防接种点将全面启动网上预约,全省的儿童家长都可以通过安徽便民服务平台,享受预防接种等在线预约及接种提醒信息,并可以通过平台查阅孩子以往的接种记录及疫苗详细信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选择疫苗接种的地点和时间。
平台会根据宝宝年龄、出生日期和上次接种历史,按照国家计划防疫计算宝宝下次接种日期、接种疫苗,并把宝宝6岁前的完整接种计划表展示给家长。同时,会提前7天自动提醒家长宝宝下次接种时间、接种疫苗名称,提示居民到接种网点进行接种,而且还会不定期推送相关预防接种知识,让宝妈宝爸们“一机在手,接种无忧”。
延伸阅读:疫苗接种小知识
通过前面的介绍,宝妈宝爸们都知道了接种疫苗灰常重要,可是,接种前要注意啥?哪些情况不宜接种?接种后可能有哪些反应?一说到这些,很多爸妈就懵了!憋捉急,康大夫现在就来介绍下关于疫苗接种的常识,让您今后不再迷茫!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一、接种疫苗前应注意哪些事项?
1.接种前应带上儿童接种证。
2.一定要到政府部门认定的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
3.接种前如实提供受种者近期健康状况,做好接种前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
二、哪些情况不适宜接种疫苗?
1.急性疾病
如果儿童正在发热或同时伴有其它明显症状,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这些情况下均应推迟接种。
2.过敏
儿童对某些成分过敏,不能注射部分疫苗,比如鸡蛋过敏、青霉素过敏、酵母过敏等,医生会根据不同的过敏体质作出合理的判断。家长要如实告知医生。
3.免疫缺陷
比较严重的免疫功能不全包括免疫缺陷(例如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等。另外,近期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暂缓接种。
4.神经系统疾患
有神经系统疾患的人接种某些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患有癫痫、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三、常见预防接种反应有哪些?
儿童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肿大或硬结,根据其大小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直径小于2.5厘米,中度在2.5厘米~5厘米之间,超过5厘米为重度反应,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儿童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注射处出现轻微红肿、触痛等现象是正常的,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症状较轻者只要加强观察、多喝水并注意保暖即可。
除此之外,部分儿童会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起皮疹等症状,以上反应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少数儿童可能持续3天以上,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个别儿童接种后会出现发热、接种部位红肿等现象,如果出现重度发热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其他症状一般会自行消退。如高烧不退或出现其他异常,应及时送医。
极少数儿童接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接种后应在医院观察30分钟,如出现高热、意识不清、恶心呕吐或抽搐等急性过敏反应,可得到及时救治。
四、预防接种会有严重异常反应吗?
疫苗对于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个别人可能会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处置。近几年,我国每年预防接种大约10亿剂次,但是经过调查诊断与接种疫苗有关且较为严重的异常反应极少,发生率极低。
五、什么是偶合症?
偶合症是指受种者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存在尚未发现的基础疾病,接种后巧合发病(复发或加重),因此偶合症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无关。疫苗接种率越高、品种越多,发生的偶合几率越大。
接种疫苗后,发生偶合症的概率有多大?国家相关调查数据显示,0~4岁儿童两周患病率为17.4%,因此儿童接种疫苗后,即使接种是安全的,在未来两周内,每100名接种疫苗的儿童中仍会有约17名儿童患其他疾病,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由于时间上与接种有密切关联,非常容易被误解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热门阅读推荐】
怎样预防职业病? | 微笑的力量 | 春季当心消化不良 | 癌症自我防治攻略 | 手足口病家庭护理指南
声明:凡转载“健康安徽HealthyAnhui”稿件,请注明出处。
康大夫和安小护的形象归“健康安徽HealthyAnhui”所有,侵权必究。
主编∣陈旭 责编∣王贺
主办单位∣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